早上到,时间充裕,先去幕张展览馆踩点。
晚上我们在东京塔下面吃陕西料理,Boss微糖咖啡很好喝
第二天拐弯看见一“大连饭店”,钻进去吃午饭,店主讲中文,但对我们不是很友好,先是语气冰冷说店里不能外带饮料(家门和我带来两瓶咖啡,他的放在包里,我的包太小,我放桌子上),结账的时候拒绝了卡,说只收现金。
在日本这个以礼貌文明世界的国家了,可能开饭店的华人们忘记了“不好意思”怎么发音。而日本人则会用蹩脚的sorry给你解释。
想起在韩国,讲中文的店员特意过来交代不要把自己用的筷子去夹免费的泡菜的事…其实根本就没人去夹那泡菜,我吃正宗韩国泡菜拉肚子。
当然,后来在涩谷和大阪的餐馆分别碰到上海人和西安人,都不错。
小雨,天气阴冷,传张晴朗的图片罢。
小范同志说:
打竹笋,步步高升啊
西涌(这字念chong,第一声)去了很多次,老龚抱怨多次说把她骗来深圳后就不带她去海边,想想周六周日堵车堵得不行,决定周五晚上披星戴月去。先打电话问西涌蓝湾湾海边民居旅馆的老板娘还有没有房间,对方回复有,并表示要搭便车一起去,于是到梅林关接上老板娘,老板娘的老娘,老板娘的外甥,再加上老龚,一行人茫茫夜色中绝尘而朝西涌方向去也。
去西涌的路上杨老板娘推荐说明天可以去下校场尾,我心想这是啥地方,打靶的吗?想着想着就在快到西涌的时候错到什么鬼核电站去了,掉头回去找路口,到西涌时晚上11点过。
见到老龚的初中老师,晚上被蚊子咬得到处是包之类的先按下不表。
第二天早上,吃了杨老板娘的母亲亲手做的早餐后,直奔海滩。
西涌的海滩号称是全深圳最干净的海滩。
观景台是军事管理区,有瞭望塔。
女人都爱小清新 ...
三宝侗寨位于榕江县的车江大坝,进寨要买门票,正逢一家法国人在导游的带领下接受寨门口的敬酒,纯表演性质的。进去之后,我试着跟他们讲英语,不理我,而我表示跟他们学法语时,他们突然来劲了,“蹦猪蹦猪”地教了我们半天。看来法国人会讲英语却不愿意讲的传闻是真的。
进寨就碰到一个妇人在气急败坏地骂街,非常有情调,跟我小时候在老家听到的那架势一模一样,可惜他们讲的话不不大听得懂。
寨里的参天榕树保护得很好,之前在另外一个叫黔途网的网站上看到站长拍的三宝榕树照片很棒:http://chiyou.name/page/new/2009/csgk/5/index.htm。
岜(念bia,一声)沙,从江县城到岜沙大约七八公里距离,很近。
对外宣传这是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当然,在我看来,现在都是群众演员。让村里的人现在用枪去打猎毕竟是一件不现实的事。
08年在拉萨,跟平措康桑青年旅馆的老板聊天,得知我是贵州人时,他跟我聊起岜沙,说当年他在岜沙问一个年青人是否愿意过现在这样的生活,年青人回答他其实他们更想过城里的生活,有现代化设施那种。
他问我:你觉得让他们在“表演”原生态来满足我们这种,合适么?
我答:不知道,不过我对“原生态”这个词一直没好感,虽然我热爱青山绿水。不过另一个角度来说 ...
2009年10月5日 晚上8:05分,到达小黄。本来当天晚上我们打算在从江县城安顿下来的,但高铎听说小黄晚上有晚会,于是我们直接驱车前往。
当天晚上第一次听到传说中“?扬名国际”的侗族大歌真人演唱,实在听不懂,不过演员们仿蝉的声音不错。也是第一次看侗戏,有明确的丑角分工,负责搞笑的,其余的角色不明显。完事大家还围着篝火转圈,总之很热闹。
第二年又去小黄,阳光很晒,其他人四处拍照,我在戏台的侧面小憩,突然一段悠悠的独唱传过来,不知名乐器声三三两两单薄地陪衬着。我睁开眼看见三个姑娘在台上一字排开,抱着琵琶(其实没有传统的琵琶这么精致)在唱歌,我听了一会儿,感觉像在茶馆抽大烟 ...